虚拟币被骗报警能拿回钱吗?
浏览量:0 发布日期:2020-11-29 10:04:44
随着区块链热度的增加,越来越多骗局打着“区块链”名义进行诈骗,在区块链骗局中,多是以发售代币的形式进行诈骗,发售代币后,平台倒闭或卷款跑路,那么这时候买币人的权益很难维护,挽回财产也成为了一个难题。本文基于该背景,通过检索代币的一些判例、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得出以下的挽回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明确法律关系
虚拟货币(以下简称代币)骗局中,往往有三方法律关系,既买币人、卖币人、平台。根据三种法律关系会衍生出几种买卖形式。
1、买家直接和卖家进行交易,代币从卖家网络账户转至买家,买家支付款项给卖家。此种买卖形式的法律关系应该是买家和卖家的买卖合同关系,应定性为买卖合同纠纷。
2、买家通过卖家向平台购买货币,卖家是平台的代理。买家与卖家可以成立委托理财关系,案由应定性为委托合同纠纷。
3、买家直接通过网站向平台购买货币,买家和平台可以成立买卖合同关系,应定性为买卖合同纠纷。
二、实务中不同法律关系的诉讼思路
在此类案例的司法实践中,许多被害人选择了报警的方式解决,报警之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钱款要回遥遥无期。对于这类方式要回财产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比较普遍而简单,今天要说的主要是除了追求刑事责任之外,通过民事诉讼挽回财产的方式。
1、主张合同无效
不管是否收到代币,都可以主张合同无效。具体理由为:代币买卖合同违反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于2017年9月4日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的规定:“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属于违法法律、行政犯规的强制性规定,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之规定,该合同为无效合同。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被告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2、主张解除合同
主张解除可以用于未交付代币的情况,由于买币方支付了财物,卖方并未支付相应的代币,则可以主张解除合同,主要依据是《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
三、需要准备的证据材料
1、证明合同成立的材料
(1)转账凭证,证明买方履行合同义务
(2)代币充值成功的凭证,平台截图等,证明卖方履行义务。(若主张解除合同则不需要该凭证)。
(3)相应的聊天记录佐证。
四、诉讼风险及诉讼思路辨析
1、诉讼风险
(1)被移交侦查机关或检察机关
理由:《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于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2)判令风险自行承担
通过检索一些判例,一些法院认为非法的合同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故风险应当自行承担。
2、诉讼思路辨析
(1)许多人被骗后已经像公安机关报案,但是由于证据不足不能受理,故民事诉讼是维权的一条很好途径。建议不管如何被害人都需要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去尝试,否则钱要来的几率几乎为0。
(2)对于风险自行承担的判决,虽然有一部分判决持这种观点,但笔者认为不合理,因为法律有明确规定违反法律规定的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若依据自行承担的判决思路,那么受害者将无法维权,无效合同便成了法律的空白区,与无效合同返还财产的规定矛盾。
(3)对辩护思路的建议:不管是否收到代币,都可以主张合同无效,该主张也是笔者认为法律依据比较充足的主张。若没收到代币的情况也以履行不能的理由主张解除合同。
编后语:
新经济形势下的骗术层出不穷,从之前的传销项目的加盟到现在的代币投资,都是利用新生产物进行诈骗。对于许多老百姓来说,也许活了一辈子,有了一些积蓄,手里的钱包也开始蠢蠢,遇到高额回报的项目便冲动投资。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投资有风险,对待任何投资都必须谨慎。若坚持投资,最好订立书面合同、采用银行转账的方式进行支付,在遇到法律风险时也能保留证据。
免责声明: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