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各类虚拟货币(即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加密货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拥有截然各异的态度和政策,中国对于虚拟货币的态度一直比较谨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2017年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指出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这意味着在中国使用加密货币进行交易是不被允许的。
关于加密货币在中国违法是否会被判刑的问题,需明确的是,目前中国法律并没有将持有和少量使用加密货币的行为直接定性为犯罪,而是主要针对发行代币融资行为(即所谓的ICO)及相关平台活动进行了重点打击。如果个人或组织涉嫌非法集资、传销等犯罪行为,并且利用虚拟货币进行资金转移,则有可能面临《刑法》中相关罪名的追究。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罪名定罪处罚的话,最低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最高则可以判处无期徒刑。
因此,对于加密货币在中国是否违法以及会受到何种程度的法律制裁,并没有单一的答案。它取决于具体的行为性质及其所涉及的其他非法活动。在任何情况下,在中国使用虚拟货币时应保持高度谨慎并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