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比特币”“以太坊”等虚拟货币的热度不断攀升,在投资圈内掀起了热潮。但是,对于中国境内是否可以合法交易、持有这些加密货币以及违法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后果,许多人仍然知之甚少或存在误区。
在中国,根据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及之后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这意味着,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也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
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宣布所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ICO(首次代币发行)行为本质上属于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活动,并要求立即停止。此外,在中国境内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的行为也会被视为违法。
根据具体情形,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者可能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例如,《刑法》中关于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条款可用于惩处涉及加密货币领域的犯罪行为;若构成犯罪,则需依照法定程序追究刑事责任,可能判处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在中国进行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活动需要格外谨慎,确保遵守现行法律法规,以免触犯法律红线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