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数字货币的发展和监管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虚拟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然而,在中国对于加密货币的态度则更为谨慎,主要体现在对加密货币交易以及相关活动的严格管控上。
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定,目前并没有任何一种加密货币被官方正式认定为合法支付工具或法定数字货币。相反地,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在2013年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比特币等虚拟商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并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此外,在2017年的9月4日,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简称“94公告”),叫停了首次代币发行(InitialCoinOffering,ICO)活动,认为其涉嫌非法公开融资。这也意味着中国境内任何形式与ICO相关的资金募集行为均受到严格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私人加密货币在中国大陆不被认可为合法支付工具,但中国政府并未完全关闭数字货币领域的大门。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积极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工作,并于2019年正式宣布启动数字人民币(DigitalCurrency/ElectronicPayment,DCEP)项目。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总的来说,在当前政策环境下,中国并没有合法意义上的私人加密货币存在;所支持和推进的是由国家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与应用。